儿童片要是都这么拍,肯定好看

时间:2020-03-23 22:44:42阅读:2366
好的儿童电影中,你会看到一个契合实际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着一群契合实际的人,然后在一个契合实际的大环境,度过一段契合实际的时儿童电影代表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年龄很小,想法很多,烦恼很少,欢乐很多

      儿童电影代表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年龄很小,想法很多,烦恼很少,欢乐很多。好的儿童电影中,你会看到一个契合实际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有着一群契合实际的人,然后在一个契合实际的大环境,度过一段契合实际的时光。在这段时光中,有的人得到了成长,有的人则是有了一段难忘的经历。

      但是很可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儿童片被商业感染后,就变得与生活脱轨了。原本属于小孩子的世界里,有着太多太多的大道理,那些成年人可能都难以理解道理,非要用在一个充满着欢声笑语的孩子身上。强行加进去的与孩子有关的故事,因此看上去很是滑稽。但是那些专注于让儿童影视作品为自己牟利的人却不以为然。美名其曰让儿童电影进入到发展的正轨上去。

      很可惜,这种成人眼里的儿童电影,从来都不具备普遍代表性。而那些真正的属于儿童的影视作品,才真正属于儿童影视作品。之前的一部电影《我的九月》非常优秀,但那是几十年前的作品了,如今那样的作品凤毛麟角,但是仔细找找,还是有的,比如说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儿童作品,它就属于优秀的范畴。通过两个小孩的暑假生活,来勾勒出很多我们早已经忘记的故事,片子很散淡,但是情感却很真挚。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这是一个拗口的片名,但是在这样奇怪的片名下,本片的故事却很真。六年级最后一个暑假,城里的小朋友杨晋跟着自己的同班同学王小波来到了农村,在这里,他度过了一个奇妙的暑假。本片讲述的就是这两个孩子度过暑假的整个过程。

      杨晋是一个城里娃,他天资聪慧,是老师和同学眼里的佼佼者。杨晋在班上安排的一对一学习帮扶中,认识了王小波。王小波喜欢调皮捣蛋,他好动,且学习不好。杨晋与王小波这样一动一静的两个人却成了好朋友。暑假到了,而且是六年级最后一个暑假,王小波带着杨晋来到了自己农村的家,对于一个城里娃来说,平日里王小波口中的螃蟹过河,炸鱼等等都是充满好奇的新鲜事物。不过实际上这些都没有在暑假发生。杨晋有点失落,这个时候他想家了。

      导演自己说,这是属于他的一场回忆杀。对于任何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这样的生活不要太熟悉。在自家门前的河边玩闹,去邻村的亲戚家串门。长辈给自己留着各种零食,父母时不时的给自己做好吃的。这样的生活对于习惯了现代快节奏的我们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故事中的夏天,可以去河里摸鱼,可以买一根冰棒玩一天,可以去奶奶家串门吃点好吃的,也可以等妈妈回来帮自己洗脏衣服,晚上与好朋友一起睡,然后互相吹牛,说一些只有他们懂得故事和笑话等等。生活就是如此,而一切都不算是太糟糕。孩子们没有没完没了的作业与补习班,真正的快乐时光是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

      成熟应该有一个特定的年龄段,而不是将成熟这个词语肆意得嫁接到一个应该被快乐包围的时间段。孩子们有孩子们自己的快乐,也有着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映衬下,孩子不应该去刻意的提前去理解成人世界的法则。本片很散淡,配衬得音乐也恰到好处,儿童电影就应该有这样的修为。

      而最为难得的一点就是,本片导演,展现给大家一个熟悉的故事,一个早已经被大家忘记的故事,曾几何时,我们的童年是分布在五湖四海的。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是童年,乡村里的小河哗啦啦也是童年。浑身上下满是智能产品的小孩子是同年,而小短裤大背心里面包裹着的黑不溜秋的小孩子也是同年。童年不应该只有一个地方,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标识。不过很遗憾,现代很多导演不愿意去思考这些了。

      忘记的事情如果太多了,当熟悉的场景再现时候,就会觉得很别扭。对于本片的不足之处很多人会说,那种生涩的表演会减掉一分,而那种含糊的方言会再减一分。统一的语言确实会让很多作品流传的更加广远,而成熟的演技也能奉献给我们精彩的视觉盛宴。但是对于接地气这个词语来说,这些都不是必要的,真正需要我们认可的是导演通过本片传递出来的信息,可能他仅仅是想要表达一下自己童年时光,也可能是他想让我们看到那些平日里看不到的人生活如何。

      不论导演本着的是哪一个原因,通过本片,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部分之前没有见识过的生活。那些曾经稀少,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得更少的场景。儿童电影的本质是为了让孩子们看到五彩斑斓的生活,因此,它的核心并非只有教育意义这一种。亲爱的儿童片导演们,你们可懂?

      ……

      你好,再见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