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9,这部95年前的喜剧电影,影响了成龙和周星驰

时间:2020-04-15 07:06:51阅读:767
1895年12月28日《火车进站》在法国公映,这一天成了片子出生的日子,虽然《火车进站》仅仅是拍下了火车驶入车站、游客下火车等寥寥几个镜头,但这种活动影像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是不行思议的。片子出生125

      1895年12月28日《火车进站》在法国公映,这一天成了片子出生的日子,虽然《火车进站》仅仅是拍下了火车驶入车站、游客下火车等寥寥几个镜头,但这种活动影像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是不行思议的。

      片子出生125年,孕育发生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很多数个世纪,以致百年前的片子依然影响着现如今的影视从业者。

      同时,许多如今被津津乐道的优秀影片或桥段着实都能在影史上找到类似的。

      拿周星驰无厘头笑剧来说,里面很多故意思的片段都能找到出处。

      比如《唐伯虎点秋喷鼻》中的名排场之一,唐伯虎和华夫人推销“一日丧命散”和“含笑半步癫”,这样的解构出现出的便是无厘头的笑剧效果。

      在1978年的笑剧片子《毕加索的奇异旅程》中也有这样的桥段,只不过这部片子中推销的是药。

      这阐明周星驰的无厘头笑剧风格并不是独创,而是在进修前辈笑剧人的根基上,加入了自己的特色,终极成为了喷鼻港片子的一抹亮色。

      周星驰的无厘头笑剧、成龙的杂耍式武打,这些都受到过一小我的深刻影响,他便是巴斯特·基顿。

      成龙在自传中亲口说过自己受巴斯特·基顿的影响最大年夜,他的所有片子中的所有武打动作都有巴斯特·基顿的影子。

      周星驰也在自己的片子中向这位笑剧大年夜师致敬过,比如《唐伯虎点秋喷鼻》顶用手指撑起嘴角假笑,这是冷面笑匠巴斯特·基顿的经典动作,还有片子中沉的画面,也是致敬巴斯特·基顿的短片《船》。

      《七次时机》是巴斯特·基顿的代表作,豆瓣评分8.9,片子讲述了贩子吉姆和合股人开的公司蒙受经济危急,自己即将入狱,此时他接到已故祖父的遗愿,有700万美元的资产可以承袭,但前提是必须在吉姆27岁生日当天晚7点前娶亲。

      而吉姆知道这一消息的时刻,已经是他27岁生日。

      为了承袭遗产,激发了连续串啼笑皆非的荒诞故事。

      无厘头元素的奇妙运用

      把“无厘头”这个词用在这部95年前的笑剧片子上有些不当,但由于这个词太深入民心,这样说大年夜家会更好理解一些。

      《七次时机》中的无厘头元素从头至尾层出不穷。

      故事的缘起就很无厘头。

      即将锒铛入狱的曲折潦倒贩子忽然要承袭祖父的百万家产。

      承袭家产必须在27岁生日当天晚7点前娶亲。

      假如说忽然承袭家产在现实生活中还可能发生,这个附加前提则有些天方夜谭了。

      '无厘头'意思是一小我措辞服务让人难以理解,其说话和行径没有明确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

      放在片子中,引申出的是剧情、角色的行径、说话等无逻辑的意思,对比一下,这个故事打从开首起就够无厘头了。

      片子中吉姆在冒逝世逃离新娘们追逐,想找个表看光阴的片段里,无厘头的镜头继续呈现。

      一个贵妇的表戴在脚上。

      钟表店里没有一只能准确显示光阴的表。

      穷途末路时从天而降一个闹钟,原本是主人起床不小心碰着,闹钟飞出了窗外。

      笑剧效果就在这样一出出毫无逻辑的片段中孕育发生,不雅众感想熏染到的不是分歧逻辑,而是一种荒诞的喜感。

      在到处寻觅新娘的历程中也是如斯。

      看背影是个婀娜多姿的女子,跑到前面后发明是一个黑人大年夜妈。

      路边长椅上卖力读报的妙龄女子,凑以前发明她读的是国外的报纸,说话不通。

      途经影剧院看到海报上艳服打扮的女演员,进去后才发明是男扮女装的反串演员。

      这样的无厘头剧情贯穿全片,荒诞笑剧的集大年夜成者,《七次时机》绝对可以排在前列。

      “九条命”的巴斯特·基顿

      成龙曾高度评价过巴斯特·基顿。

      “我觉得真正的动作巨星是巴斯特·基顿,我看了很多巴斯特·基顿的影戏,再看现在的好莱坞,已经没有巴斯特·基顿这样的人了。”

      将一个笑剧大年夜师定义为动作巨星,这并不是成龙不懂行,而是他看到了巴斯特·基顿笑剧片中最难能珍贵的部分,也恰是由于罗致了这些养分,才有了本日的成龙。

      外国人爱好成龙也并不全是由于中国功夫,在他们眼里,成龙便是“中国的巴斯特·基顿”。

      在《七次时机》中,巴斯特·基顿将动作笑剧发挥到了化境,在躲避成百上千新娘追逐的历程中,巴斯特·基顿化身十项全能运动员,奔腾、泅水 、跳跃、攀爬……

      尤其从山顶往山脚跑时,片子成了一个闯关游戏,大年夜小不一的石头往下滚,基顿用各类法子闪转腾挪。

      要知道,在95年前,威亚等保护演员的技巧还不是很成熟,基顿的这些动作无疑是拿命在搏。

      他没有“九条命”,一次掉败就可能忏悔终身。

      他也并不是与生俱来便是动作巨星,在很小的时刻,基顿就随着父母在一个类似杂技团的戏院演出。父亲常常会把他从舞台这头扔到那头,耐摔打是一次次摔打中练就的。

      假如你懂得巴斯特·基顿和成龙,你会发明基顿的一些经典动作和排场都在成龙片子中呈现过,笑剧大年夜师和功夫巨星在岁月长河中经由过程一部部影像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误会”在影片叙事中的运用

      一部片子总有一些关键的情节点,或迁移改变、或升华、或推进,在《七次时机》中,巴斯特·基顿主要在用“误会”讲故事。

      第一个误会是吉姆将送遗愿的状师当成是送法院传票的,以此才有了后面吉姆和合股人千方百计的躲避、状师费尽心思的尾随以及本相大年夜白后的皆大年夜欢乐。

      第二个误会是吉姆筹备向女主剖明,本是良俦天成,但女主却理解成了“他说既然他必须同某人娶亲,倒不如就跟我凑合了”。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
      --== 选择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