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版本的人物设定中,女主角都有着童年时被亲生母亲遗弃的经历,因此性格冷淡拘谨,与养母的关系比较疏远
这几天,讨论度最高的国产剧应该就是《不完美的她》了
许多人在中国版的宣传海报刚出来的时候,就被周迅 、惠英红 和赵雅芝 三大女神加持的超强卡司阵容惊艳到了再仔细一看,演员表里还有文艺片专业户黄觉 和老戏骨金士杰
配上颇有电影风的画面质感,以及如今最火的都市独立女性题材,怎么看都将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没想到,播出没几天,该剧在某瓣的评分已经从7.4一路下跌,目前已经掉到6开头了
平心而论,这高开低走的分数不该全由演员背锅
如果鸡蛋里挑骨头的话,赵雅芝、惠英红的普通话配音略显底气不足但总体而言,演员们的表现至少算是正常发挥
而这部剧真正让人失望的,则又是“日剧翻拍”的老毛病——
原版试图在一切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看到人性的复杂与光辉;而翻拍版却还是在各种魔改下,陷入了“对”与“错“单薄对立的泥潭
01不是“热心市民”,是情不自禁的妈妈
《不完美的她》翻拍自10年前的一部高分日剧《Mother》
尽管中国翻拍版一直把重心放在了女主角林绪之(周迅 饰演)与她的养母(惠英红 饰演)、生母(赵雅芝 饰演)之间的纠葛上面但原版的主线剧情,却是主人公阴差阳错犯下的一桩“诱拐儿童案”
剧中的女主角奈绪(就是周迅那个角色)毕业后离开东京,孤身一人到北海道工作,多年未曾回家
后来因为意外来到一所小学任教,却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无意间发现班上的小女孩怜南被家人虐待
小女孩的遭遇唤起了奈绪被遗弃的回忆,也唤起了她的母爱于是她决定把怜南从伤害她的家庭中“诱拐走”,两个人一起逃亡
而奈绪也在逃亡的路上,完成了与自己生母和养母的和解
《不完美的她》基本照搬了原版的人物关系设定,但却做了一个很关键的改动,将女主角林绪之的角色从“老师”改为了“网络安全员”
日剧版本中奈绪作为小女孩的老师,她先是发现孩子的伤口,后来又听办公室其他老师议论孩子下雪天被关在家门外,继而发现虐童真相,这样的情节设置是非常合理的
而中国版改掉了这个关键的设定,两个人只能靠一次次巧合的偶遇,以及周迅自说自话的旁白:
“那些与我有着类似经历的人,我们会一眼认出彼此”
除了剧情的合理性之外,日版与中版女主角在性格塑造上也表现得很不一样
在日版《Mother》中,即使影片开头还没有揭开奈绪的身世,你也能从她保守的衣着发型、波澜不惊的语调和下撇的嘴角中感受到,这是个循规蹈矩得有些木讷的女人
即使是发现孩子的不对劲,她也并不是最热心援助的一个
家访时碰到眼睛盖着纱布、被母亲牵着手的孩子,反倒是心直口快的同事上前质问虐童的妈妈,还提醒奈绪“别安心的太早”
而当她们向儿童相谈所(儿童保护机构)、警察和其他老师反映情况却没有得到回应,与义愤填膺的同事比起来,奈绪的回应反倒像是个冷血的女人
奈绪最终决定带着怜南逃亡,与其说是“一眼认出了彼此”,倒不如说是渴望逃离地狱的孩子一次次努力的结果
她把老师的关心当作了救命稻草,随口一句“去看迁徙鸟儿”,在她那里就是一个正式的约定;
妈妈把她装进垃圾袋雪天关在门外,被救下后她虚弱对老师说“想去札幌,想去婴儿收容所,他们会不会收7岁的大孩子?”
跟老师去海边看飞鸟,她站在冰冷的海水中大喊“带上怜南吧!带上怜南吧!”
正是孩子不顾一切想逃离地狱的绝望,一点点融化了奈绪的心让她联想到了同样渴望家庭温暖的自己,让她想做怜南的母亲
在思考要不要带走孩子时,奈绪的眼神一直是迷茫的
但是,在《不完美的她》里,周迅饰演的女主角林绪之虽然同样有着被遗弃的童年,但是在拯救女童穆莲生方面却堪称一腔热血,意志力强的仿佛一个女战士
见孩子的第二面,就从小朋友的只言片语中判断出“这是个被虐待的小孩”,还主动说“你如果想要找一个更好的家,我可以帮你”
这个可能改变小孩子一生的提议,在林绪之嘴里显得随意又简单,就像是隔壁大妈看到你被爸妈骂哭,好心地问你要不要去她家里吃糖
当两人再次在街上偶遇,林绪之更是毫不犹豫拉着孩子要走甚至在孩子被生母抢回后,她还一路尾随到人家门口
看看周迅的眼神多么坚定
从头至尾,林绪之都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热心和激愤没有了人物内心上的纠结与转变,“决定诱拐”这个桥段也让观众失去了真实感
即使增加了“妈妈的男朋友打算烧死孩子”这种丧心病狂的情节,也并没有让林绪之私自带走小女孩的剧情更加合理化,反倒让人疑惑她救出孩子以后为啥不能报个警
再加上周迅身上自带的“为爱走天涯”气质,观众看到的仿佛是文艺女青年要带着女孩去西藏骑行
这一幕有很多观众觉得不如原版感人,可能并不是演技的锅
不是说这种感情用事的角色不能存在